## 📜 《狮子经》主要教义总结 ([[AN8.12 Sīhasutta]]) 这部经文记录了佛陀与耆那教信徒、将军**狮子(Sīha)**之间的对话,核心在于**澄清**对佛陀教法的**误解**,并宣讲了**四圣谛**。 ### 1. 澄清对“不作为”的误解 佛陀针对“乔达摩沙门是**不作为**论者”(_akiriyavāda_)的批评,解释了在不同语境下,他的教法可以被正确地描述为八种: | **佛陀的自称** | **巴利语 (Pāli) 词汇** | **教义的实际指向** | | --------- | ----------------- |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 | **不作为论者** | _Akiriyavāda_ | 教导**停止**恶劣的**身、语、意**行为和所有不善法。 | | **作为论者** | _Kiriyavāda_ | 教导**做**善意的**身、语、意**行为和所有善法。 | | **断灭论者** | _Ucchedavāda_ | 教导**断除**对**贪、瞋、痴**以及所有不善法的执着。 | | **厌恶者** | _Jegucchī_ | **厌恶**恶劣的**身、语、意**行为。 | | **除灭者** | _Venayiko_ | 教导**去除**(调伏)**贪、瞋、痴**。 | | **苦行者** | _Tapassī_ | 教导**舍弃**(苦行)应受苦行对治的**不善法**。 | | **无胎者** | _Apagabbho_ | 教导**舍弃**未来的**入胎**和**新生**(不再轮回)。 | | **慰藉者** | _Assāsako_ | **渴求**给予最高的**慰藉**(涅槃/觉悟)。 | ### 2. 狮子将军的皈依与布施 - **慎重行事:** 佛陀鼓励狮子将军在皈依前要“**慎重行事**”(_anuviccakāraṁ_),因为像他这样有名望的人,慎重是好的。这使狮子对佛陀更加欢喜和满意。 - **皈依与布施:** 狮子将军三次皈依佛、法、僧,成为居士。佛陀还鼓励他**继续供养**他家族长期支持的耆那教苦行者,体现了佛陀教法中的**广阔胸襟和慈悲**。 ### 3. 闻法与证悟 - **次第说法:** 佛陀先教导了布施、持戒、天界,以及感官享乐的危险和出离的益处。 - **四圣谛:** 随后,佛陀宣讲了佛陀特有的核心教法——**苦、集、灭、道**(即四圣谛)。 - **证悟:** 狮子将军当下获得了**无垢、离尘的法眼**,证悟了:“**凡有集起法,一切皆有灭尽法**。” ### 4. 驳斥虚假指控 - 在佛陀受供时,耆那教徒四处散布谣言,称狮子将军为佛陀屠宰了动物,佛陀在**知情下食用了为他准备的肉**。 - 狮子将军驳斥了这一指控,明确表示:“我们**绝不会**为了性命故意**夺取众生的生命**。” 这部经文有力地澄清了对佛陀教法的误解,并展示了佛陀教导的重点在于**道德的“作为”**和**不善心所的“不作为”/“断灭”**,最终目标是实现涅槃。